(Linux)- Linux 常見的故障與處理方法

(Linux)- Linux 常見的故障與處理方法

(Linux)- Linux 常見的故障與處理方法

一般常見簡單的 Linux 故障,可以在此找到解決的方法。

 

與 Windows 系統一樣Linux 操作系統也會存在很多問題和故障很多 Linux 新手都害怕故障面對出現的問題顯得無可奈何更有甚者由此放棄了 Linux其實我們不應該懼怕問題學習就是一個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只要掌握了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一切故障都會迎刃而解當然前提是我們已經具備了解決問題的思路和紮實的知識功底

 

一、處理 Linux 系統故障的思路

作為一名合格的 Linux系統管理員一定要有一套清晰、明確的解決故障思路當問題出現時才能迅速定位、解決問題這裡給出一個處理問題的一般思路:

 

1. 重視報錯提示信息:每個錯誤的出現,都是給出錯誤提示信息一般情況下這個提示基本定位了問題的所在因此一定要重視這個報錯信息如果對這些錯誤信息視而不見問題永遠得不到解決

2. 查閱日誌文件:有時候報錯信息只是給出了問題的表面現象要想更深入的了解問題必須查看相應的日誌文件而日誌文件又分為系統日誌文件(/var/log)和應用的日誌文件結合這兩個日誌文件一般就能定位問題所在

3. 分析、定位問題:這個過程是比較複雜的根據報錯信息結合日誌文件同時還要考慮其它相關情況最終找到引起問題的原因

4. 解決問題:找到了問題出現的原因解決問題就是很簡單的事情了

 

從這個流程可以看出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分析、查找問題的過程一旦確定問題產生的原因故障也就隨之解決了

 

二、 忘記 Linux root 密碼

這個問題出現的幾率是很高的不過在 Linux 下解決這個問題也很簡單只需重啟 Linux 系統,然後引導進入linux 的單用戶模式(init 1)由於單用戶模式是不需要輸入登錄密碼的因此可以直接登錄系統,修改 root密碼即可解決問題.下面是詳細的處理方法這裡我們以 Redhat Linux 為基準操作步驟如下:

 

1. 重啟系統待 Linux 系統啟動到 grub 引導菜單時找到當前系統引導選項(可以按方向鍵展開隱藏的菜單單處理器只有一個引導項多處理器有 3 個或 3 個以上引導項一般默認選項就是系統當前引導選項)

2. 通過方向鍵將游標放到當前系統引導項上然後按鍵盤字母 “ e ” 進入編輯狀態

3. 然後通過上下鍵選中帶有 kernel 指令的一行,繼續按鍵盤字母 “ e ”編輯該行在行末尾加個空格然後添加 single類似與這樣:

 

kernel /vmlinuz-2.6.18-8.el5 ro root=LABEL=/ rhgb quiet single

 

4. 修改完成按回車 ( Enter ) 鍵返回到剛才的界面

按鍵盤 “ b ”系統開始引導

 

這樣系統就啟動到了單用戶模式下這裡的單用戶根 Windows 下的安全模式類似在單用戶模式下只是啟動最基本的系統網路以及應用服務均不啟動.單用戶模式啟動完畢系統會自動進入到命令行狀態下類似與 “ sh-3.1# ”然後直接執行 passwd,按回車 ( Enter )系統會提示輸入新的 root 密碼兩次會看到修改密碼成功的提示這樣就完成了 root 密碼的修改.如果需要正常啟動系統現在只需輸入 “ init 3 ”就進入了多用戶模式.用 root 用戶重新登錄系統,看看設置的新密碼是否生效

 

三、 Linux系統無法啟動的解決辦法

導致linux無法啟動的原因有很多,常見的原因有如下幾種:

 

1. 文件系統配置不當比如 /etc/inittab 文件、/etc/fstab 文件等配置錯誤或丟失導致系統錯誤無法啟動

2. 不正常關機導致 root 文件系統破壞也就是 Linux 根分區破壞系統無法正常啟動

3. Linux 內核崩潰從而無法啟動

4. 系統引導程序出現問題比如 grub 丟失或者損壞導致系統無法引導啟動

5. 硬體故障,比如主板、電源、硬碟等出現問題,導致 Linux 無法啟動

 

從這些常見的故障可知導致系統無法啟動的主要有兩個問題硬體原因和操作系統原因對於硬體出現的問題只需通過更換硬體設備即可解決而對於操作系統出現的問題雖然出現的問題可能千差萬別不過在多數情況下都可以用相對簡單統一的一些方法來恢復系統下面我們就針對上面提出的幾個問題結合 Red hat  Linux 系統環境給出一些常用的、普遍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1. /etc/fstab文件丟失導致系統無法啟動

/etc/fstab 文件存放了系統中文件系統的相關信息如果正確的配置了該文件那麼在 Linux 啟動時系統會讀取此文件自動掛載 Linux 的各個分區如果此文件配置錯誤或者丟失就會導致系統無法啟動具體的故障現象是在檢測 mount partition 時出現:

 

starting system logger

 

此後系統啟動就停止了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的第一思路就是想辦法恢復 /etc/fstab 這個文件的信息只要恢復了此文件系統就能自動掛載每個分區正常啟動.可能很多讀者想到的是將系統切換到單用戶模式下然後手動掛載分區結合系統信息重建 /etc/fstab 文件

但是這種方法是行不通的fatab 文件丟失導致 Linux 無法掛載任何一個分區即使 Linux 還能切換到單用戶下那麼此時的系統也只是一個 read-only 的文件系統無法向磁碟寫入任何信息

我們介紹另外一個方法,就是利用 Linux rescue 修復模式登錄系統進而獲取分區和掛載點信息重構 /etc/fstab 文件

這裡以 RHEL 5 為例將系統第一章光碟放入光碟機設置 BOIS 從光碟機啟動這樣系統就從光碟機引導然後在 boot 後輸入:linux rescue如圖1 所示:

 

圖1 設置 Linux 進入修復模式

 

接著系統自動開始引導,進入圖2 所示畫面:

圖2 選擇語言

 

這裡是選擇模式使用的語言可以按照自己需要設定我們這裡選擇 “ English “然後按 tab 鍵,選中 “ ok ”回車進入下一步

下面進入的是鍵盤選擇界面如圖3 所示這裡選擇默認的 “ us ” 即可

 

圖3 選擇鍵盤類型

 

下面進入網路配置界面如圖4 所示:

 

圖4 是否啟用網路

 

這裡是選擇是否啟用網路由於系統已經無法啟動我們已經在 Linux 系統上進行操作了啟用網路與否都無所謂這裡選擇不啟用

下面到了最關鍵的步驟了如圖 5 所示修復模式會自動將系統的所有分區掛載到 /mnt/sysimage 目錄下選擇 “ Continue ”則修復環境進入到 read-write 狀態下可以對分區進行讀寫操作選擇 “ Read-Only ”修復環境進入到只讀模式由於我們要重建 fstab 文件到 /etc 目錄下因此選擇 “ Continue ” 進入可讀寫模式下

 

圖 5 選擇修復模式的啟動方式

 

下面是一個友情提示界面如圖6 所示,由於 fstab 文件丟失修復模式找不到任何可掛載的分區從這裡可知修復模式在這裡也讀取 /etc/fstab 文件,按回車 ( Enter )進入下一步

 

圖6 無法掛載系統任何分區

 

下面就進入了修復環境下可以進行操作了.如圖7 所示

 

圖7 修復模式命令行

 

上面詳細演示了如何進入 Linux 的修復模式其實很多情況下Linux 無法啟動時都可以通過這個方式登錄系統進行修復和更改操作

下面是恢復 /etc/fstab 文件的詳細過程:

查看一下系統分區情況如下所示:

 

sh-3.1# fdisk -l

Disk /dev/sda: 42.9 GB, 42949672960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5221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          1             25        200781           83              Linux
/dev/sda2             26        1300      10241437+    83               Linux
/dev/sda3           1301        1682     3068415        83               Linux
/dev/sda4           1683        5221     28427017+     5            Extended
/dev/sda5           1683        1873      1534176        83               Linux
/dev/sda6           1874        2064     1534176        83               Linux
/dev/sda7           2065        2255     1534176        83               Linux
/dev/sda8           2256        2382     1020096      83               Linux
/dev/sda9           2383       2484      819283+      82     Linux swap / Solaris
/dev/sda10          2485        5221     21984921     83              Linux


分區並沒有損壞通過 fdisk 命令可以查看到系統分區的完整信息但是每個分區對應的 label name 信息我們還不知道下面通過 e2label 命令查看每個分區對應的 label name:

 

sh-3.1# e2label /dev/sda1
/boot
sh-3.1# e2label /dev/sda2
/usr
sh-3.1# e2label /dev/sda3
/
sh-3.1# e2label /dev/sda5
/var
sh-3.1# e2label /dev/sda6
/tmp
sh-3.1# e2label /dev/sda7
/home
sh-3.1# e2label /dev/sda8
/opt
sh-3.1# e2label /dev/sda10
/webdata

 

這樣就得到了所有分區的掛載點信息接下來就可以構造一個 fstab 文件了

小技巧:可以參考其它系統中 fstab 文件的格式結合本系統的分區和掛載點信息構造出自己的 fstab 文件來

由於 fstab 文件是存放在系統根目錄下的因此需要掛載原來系統的根分區從上面可知根分區對應的設備名為/dev/sda3接著在修復模式創建的臨時根分區下創建一個掛載點然後掛載原來系統的根分區.操作過程如下所示:

sh-3.1# pwd
/
sh-3.1# mkdir temp
sh-3.1# mount /dev/sda3  /temp
sh-3.1# df  
Filesystem          1K-blocks      Used    Available    Use%        Mounted on
/dev                        515644           0         515644         0%              /dev
/tmp/loop0           79872        79872         0             100%     /mnt/runtime
/dev/sda3            2972268    259916   2558932      10%           /temp

 

這樣以來原有根分區的文件全部掛載到了/temp目錄下接著就可以創建我們需要的 fatab 文件了

 

sh-3.1# vi /temp/etc/fstab
LABEL=/                           /                           ext3             defaults                        1 1
LABEL=/boot                   /boot                  ext3             defaults                        1 2
LABEL=/cicro                  /cicro                  ext3             defaults                        1 2
devpts                                 /dev/pts            devpts         gid=5,mode=620       0 0
tmpfs                                  /dev/shm          tmpfs           defaults                        0 0
LABEL=/home                 /home                ext3             defaults                         1 2
LABEL=/opt                     /opt                    ext3             defaults                          1 2
proc                                     /proc                 proc             defaults                          0 0
sysfs                                     /sys                   sysfs            defaults                          0 0
LABEL=/tmp                    /tmp                  ext3             defaults                          1 2
LABEL=/usr                      /usr                   ext3             defaults                          1 2
LABEL=/var                      /var                   ext3             defaults                          1 2
LABEL=SWAP-sda9        swap                  swap           defaults                          0 0

 

配置完畢保存退出然後重啟系統

sh-3.1#reboot

 

2、root文件系統破壞導致系統無法啟動

Linux 下普遍採用的是 ext3 文件系統ext3 是一個具有日誌記錄功能的日誌文件系統可以進行簡單的容錯和恢復但是在一個高負荷讀寫的 ext3文件系統下如果突然發生掉電就很有可能發生文件系統內部結構不一致導致文件系統破壞

Linux在啟動時會自動去分析和檢查系統分區如果發現文件系統有簡單的錯誤會自動修復如果文件系統破壞比較嚴重系統無法完成修復時系統就會自動進入單用戶模式下或者出現一個交互界面提示用戶介入手動修復現象類似下面所示:

 

checking root filesystem
/dev/sdb5 contains a file system with errors, check forced
/dev/sdb5:
Unattached inode 68338812
/dev/sdb5: UNEXPECTED INCONSISTENCY; RUN fsck MANUALLY
(i.e., without -a or -p options)
FAILED
/contains a file system with errors check forced
an eror occurred during the file system check
****dropping you to a shell;the system will reboot
****when you leave the shell
Press enter for maintenance
(or type Control-D to continue):
give root password for maintenance

 

從這個錯誤可以看出系統根分區文件系統出現了問題系統在啟動時無法自動修復然後進入到了一個交互界面提示用戶進行系統修復

這個問題發生的機率很高引起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系統突然掉電引起文件系統結構不一致一般情況下解決此問題的辦法是採用 fsck 命令進行強制修復

根據上面的錯誤提示當按下 “ Control-D ” 組合鍵后系統自動重啟當輸入 root 密碼後進入系統修復模式在修復模式下可以執行 fsck 命令具體操作過程如下:

 

[root@localhost /]#umount /dev/sdb5
[root@localhost /]#fsck .ext3 -y /dev/sdb5
e2fsck 1.39 (29-May-2006)
/ contains a file system with errors, check forced.
Pass 1: Checking inodes, blocks, and sizes
Pass 2: Checking directory structure
Pass 3: Checking directory connectivity
Pass 4: Checking reference counts
Inode 6833812 ref count is 2, should be 1. Fix<y>? yes
Unattached inode 6833812
Connect to /lost found<y>? yes
Inode 6833812 ref count is 2, should be 1. Fix<y>? yes
Pass 5: Checking group summary information
Block bitmap differences: -(519–529) -9273
Fix<y>? yes
…… ……
/: ***** FILE SYSTEM WAS MODIFIED *****
/: 19/128520 files (15.8% non-contiguous), 46034/514048 blocks

 

上面就是 fsck 修復受損文件系統的過程.需要注意的是在執行 fsck 的時候,一定要先卸載要修復的分區,然後再執行修復操作切記!

 

四、其它故障的一般解決方案

如果是 Linux 的引導程序出現問題那麼也可以通過光碟引導的方式進入 Linux 修復模式然後修改對應的引導程序或者重新安裝引導程序

如果 Linux 內核崩潰或者丟失同樣可以先進入 Linux rescue下然後載入 root 分區重新編譯內核

如果出現了最壞的情況文件系統破壞嚴重同時內核也崩潰那麼此時重新安裝系統反而比較容易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先將 Linux 上有用的數據和文件備份轉移到其它設備然後對整個文件系統進行全新安裝

 

五、Linux 下常見網路故障處理

Linux 網路服務功能非常強大在Linux上可以部署 Web Server、DNS Server、Mail Server、Db server、Ftp server 等等但是也由此產生了很多網路問題據統計在 Linux 系統下產生的故障有60%來自網路方面40% 來自系統本身可見熟練解決 Linux 下故障對於熟練掌握 Linux 有著巨大的幫助

解決 Linux 網路問題的順序應該是從 Linux 操作系統自身的底層網路開始然後逐步有點及面的向外擴展網路問題的一般解決流程為:

 網路硬體傳輸問題可以通過檢查網線是否正常網卡、集線器、路由器、交換機等是否正常來確認是否由硬體問題造成網路故障

 檢查網卡是否能正常工作可以從網卡是否正常載入、網卡 IP 設置是否正確、系統路由是否設置正確3個方面進行檢查確認

 檢查 DNS 是否設定正確可以從 Linux 的 DNS 客戶端配置文件 /etc/resolv.conf本地主機文件 /etc/hosts 進行檢查確認

 服務是否正常打開可以通過 telnet 或者 netstat 命令的方式檢測服務是否開啟

 訪問許可權是否打開可以從本機 iptables 防火牆、Linux 內核強制訪問控制策略 selinux 兩方面入手進行檢查確認

 區域網主機之間聯機是否正常; 可以通過 ping 自身 IPping 區域網其它主機 IPping 網關地址來確認區域網是否連接正常

 

接下來,我們就針對上面給出的解決網路問題的一般思路詳細展開講述

1. 檢查網路硬體傳輸問題

檢查網路故障要排除的是網路硬體設備是否存在問題比如網線是否正常網卡、集線器、路由器、交換機等是否正常這些是網路正常運行的基本條件如果發現某些設備出現故障只需更換硬體即可解決問題

 

2.檢查網卡是否能正常工作

(1)檢查網卡是否正常載入

通過 lsmod、ifconfig 命令可以判斷網卡是否正常載入如果通過 ifconfig 可以顯示網路介面(eth0、eth1 等等)的配置信息表示系統已經認到了網卡驅動程序檢測到了網路設備網卡載入正常

(2)檢查網卡 IP 設置是否正確

接下來就要檢查網卡的軟體設定比如 IP 是否配置配置是否正確確保 IP 的配置和區域網其它計算機配置沒有衝突

(3)檢查系統路由表信息是否正確

就是要檢查系統的路由表設置是否正確如果一個 Linux 系統有兩塊網卡同時兩塊網卡設置的 IP 不在一個網段,要特別注意系統路由表的設置

 

例如下面這個系統的網路介面信息:

eth0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00:12:3F:FF:65:24 
          inetaddr:10.10.1.239  Bcast:10.10.1.255  Mask:255.255.255.0
          inet6 addr: fe80::212:3fff:feff:6524/64Scope:Link
          UP BROADCAST RUNNINGMULTICAST  MTU:1500  Metric:1
          RX packets:20632289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frame:0
          TX packets:20223702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carrier:0
          collisions:0 txqueuelen:1000
          RX bytes:793608426(756.8 MiB)  TX bytes:2567481473 (2.3 GiB)
          Interrupt:201
eth1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00:12:3F:FF:65:25 
          inetaddr:192.168.200.30  Bcast:192.168.200.255  Mask:255.255.255.0
          inet6 addr:fe80::212:3fff:feff:6525/64 Scope:Link
          UP BROADCAST RUNNINGMULTICAST  MTU:1500  Metric:1
          RX packets:15496910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frame:0
          TX packets:8028739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carrier:0
          collisions:0txqueuelen:1000
          RX bytes:1048038084(999.4 MiB)  TX bytes:3195989266 (2.9 GiB)
          Interrupt:209
lo      Link encap:Local Loopback 
          inetaddr:127.0.0.1  Mask:255.0.0.0
          inet6 addr: ::1/128Scope:Host
          UP LOOPBACKRUNNING  MTU:16436  Metric:1
          RX packets:508961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frame:0
          TX packets:508961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carrier:0
          collisions:0txqueuelen:0
          RX bytes:574086961 (547.4MiB)  TX bytes:574086961 (547.4 MiB)

 

從上面輸出可知本系統有兩塊網卡分別配置不同網段的 IP 地址假定 eth0 通過映射的方式對外提供 ssh 連接服務而 eth1 僅供區域網主機之間共享數據使用

現在的問題是外界無法 ssh 遠程登錄到此系統而網卡載入沒有問題網卡 IP 設置也沒問題接下來看看此系統的路由設置:

 

[root@webserver ~]#  route
Kernel IP routing table
Destination          Gateway             Genmask              Flags           MetricRef      Use       Iface
10.10.1.0                *                          255.255.255.0      U                   0                       0        0eth0
192.168.200.0      *                          255.255.255.0      U                   0                       0        0eth1
default                   192.168.200.1   0.0.0.0                  UG                 0                       0        0eth1

 

到這裡問題已經基本排查出來了:從 route 的輸出可知Linux 的預設路由是 192.168.200.1而 192.168.200 段的 IP 僅僅供區域網主機之間共享數據使用沒有連接出去的訪問許可權因而外界無法連接到linux系統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定位了問題解決方法很簡單刪除 192 段的預設路由然後增加 10 段的預設路由即可:

 

[root@webserver ~]# route delete default
[root@webserver ~]#route add default gw 10.10.1.254

 

此時外界就可以通過 ssh 服務遠程連接到 Linux 系統了

 

3.檢查 DNS 解析文件是否設置正確

在Linux系統中有兩個文件用來指定系統到哪裡尋找相關域名解析的庫分別是文件 /etc/host.conf 和 /etc/nsswitch.conf

/etc/host.conf 文件指定系統如何解析主機名Linux 通過域名解析庫來獲得主機名對應的 IP 地址下面是RedHat Linux 安裝后預設的 /etc/host.conf 內容:

 

order hosts,bind

 

其中order 指定主機名查詢順序這裡表示查找 /etc/hosts 文件對應的解析如果沒有找到對應的解析接著就根據 /etc/resolve.conf 指定的域名伺服器進行解析

/etc/nsswitch.conf 文件是由 SUN 公司開發的用於管理系統中多個配置文件查詢的順序由於 nsswich.conf提供了更多的資源控制方式nsswich.conf 文件現在已經基本取代了 hosts.conf雖然 LINUX 系統中默認這兩個文檔都存在但實際上起作用的是 nsswitch.conf 文件

nsswitch.conf 文件每行的配置都以一個關鍵字開頭後跟冒號緊接著是空白然後是一系列方法的列表

例如這段信息:

 

hosts: files dns

 

表示系統查詢主機庫文件如果沒有找到對應的解析接著會去 DNS 配置文件指定的 DNS 伺服器進行解析
清楚了 Linux 下域名解析的原理和過程我們就可以根據這兩個文件的設定確定解析的順序從而判斷出域名解析可能出現的問題

 

4.檢查服務是否正常打開

在一個應用出現故障時必須要檢查的就是服務本身比如服務是否開啟配置是否正確等等檢查服務是否正確打開分為兩步第一步是查看服務的埠是否打開:

例如我們不能用 root 用戶 ssh 登錄到 192.168.60.133 這台 Linux 伺服器檢查 sshd 服務的 22 埠是否打開:

 

[root@localhost init.d]# telnet 192.168.60.133 22

SSH-2.0-OpenSSH_4.3

 

這個輸出表示 192.168.60.133 的 22 埠對外開放或者可以說 sshd 服務是處於打開狀態.如果沒有任何輸出可能是服務沒有啟動或者服務埠被屏蔽

也可以在伺服器上通過 netstat 命令檢查 22 埠是否打開:

 

[root@localhost xinetd.d]# netstat -ntl
tcp        0      00.0.0.0:3306               0.0.0.0:*                  LISTEN         
tcp        0      0:::80                              :::*                             LISTEN     
tcp        0      0:::22                              :::*                             LISTEN 

 

可以看到22 埠在伺服器上是打開的同時伺服器上打開的還有 3306、80 埠

接著進行第二步的檢查既然服務已經打開可能是 sshd 服務配置的問題檢查 sshd 服務端配置文件 /etc/ssh/sshd_config發現有下面一行信息:

 

PermitRootLogin no

 

由此可知是 ssh 服務端配置文件限制了 root 用戶不能登錄系統如果需要 root 登錄系統只需更改為如下即可:

 

PermitRootLogin yes

 

到這裡為止我們通過對埠和服務配置文件的層層檢查最終找到了問題的根源.需要說明的是這裡的重點不是講述如何讓 root 登錄 Linux系統而是要通過這個例子讓讀者學會處理類似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5.檢查訪問許可權是否打開

(1)檢查系統防火牆 iptables 的狀態

當某些服務不能訪問時一定要檢查是否被 Linux 本機防火牆 iptables 屏蔽了可以通過 iptables -L 指令查看 iptables 的配置策略例如我們不能訪問某台 Linux 伺服器提供的 www 服務通過檢查系統網路、域名解析都正常並且服務也正常啟動然後檢查了伺服器的 iptables 策略配置信息如下:

 

[root@localhost ~]# iptables -L -n
Chain INPUT (policy DROP)
target     prot optsource              destination
Chain FORWARD (policy ACCEPT)
target     prot optsource              destination
Chain OUTPUT (policy DROP)
target     prot optsource              destination

 

從上面的輸出可知這個 Linux 伺服器僅僅設置了預設策略而致命的是將 INPUT 鏈和 OUTPUT 鏈都設置為DROP也就是所有外部數據不能進入伺服器伺服器數據也不能出去這樣的設置相當於沒有網路

為了能訪問這台伺服器提供的 www 服務增加兩條策略即可:

 

[root@localhost ~]#iptables -A INPUT -i eth0 -p tcp –dport 80 -j ACCEPT
[root@localhost ~]#iptables -A OUTPUT -p tcp –sport 80 -m state –state ESTABLISHED -j ACCEPT

 

這樣以來internet 上的其他人就能訪問我們的 www 服務了

 

(2)檢查 selinux 是否打開

在前面的章節我們已經講述過 selinux 的含義和功能它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 Linux 系統的安全但是selinux 有時也會給 Linux 下軟體的運行帶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大部分是對 selinux 不了解造成的為了迅速定位問題最簡單的方法是先關閉 selinux然後測試軟體運行是否正常這不是個好方法但是對於判斷問題往往是很有用的selinux 是個很好的安全訪問控制軟體可是如果你還不能熟練運用 selinux 訪問控制策略的話還是建議將它暫時關閉等到對 linux 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后再開啟 selinux 不失為一個明智的策略

 

6.檢查區域網主機之間聯機是否正常

通過上面 5 步的檢查Linux系統自身的問題已經基本排除接下來需要擴展到 Linux 主機之外的網路環境檢查網路之間的連通是否存在故障可以先通過 ping 命令測試區域網主機之間的連通性然後 ping 網關檢測主機到網關的通信是否正常

 

任何網路故障的出現都是有原因的只要我們根據上面給出的解決問題流程逐一排查99% 的問題都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免責聲明:

1.本影像檔案皆從網上搜集轉載,不承擔任何技術及版權問題。

2.如有下載連結僅供寬頻測試研究用途,請下載後在24小時內刪除,請勿用於商業。

3.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來信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給您帶來的不便,深表歉意。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